图为华蓥市纪委监委聚焦收受红包回扣、过度诊疗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到医疗机构进行明察暗访。龙志军 摄
张女士的点赞,源于去年华蓥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的“有事找纪检”。在监督走访中,不少的就诊患者对“一次看病,多次检查”问题反映强烈,费时费力不说,也增加了就医成本。
寻医问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不同医疗机构互不认可医疗检验结果,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为推动解决患者就诊时“重复检验”“多头检查”,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看好病”,华蓥市纪委监委立即向市卫健局反馈情况,督促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相关制度,及时回应患者诉求,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华蓥市卫健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先后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签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华蓥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项目一期协议》等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融入重庆医疗服务圈。目前,华蓥市与川渝两地医疗机构互认的临床检验项目已增至81项,影像检查项目增至80项。2024年,华蓥市已实现与川渝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累计4000余例次,累计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50余万元。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避免了重复检查带来的不便,赢得患者广泛好评。
“没想到在自己家里就有医生主动上门给我看病,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家住高兴镇的留守老人刘立志感慨道。年过七旬的刘立志因为背部疼痛问题,需要定期到村卫生室就诊。
现在有了家庭医生队伍,家庭医生会主动到其住处,对老人起病过程、临床表现、前期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问诊,结合对老人的检查情况开出治疗处方,并给老人提出日常康复理疗的合理建议。
“我的家地理位置偏僻,加之行动不便等原因,镇上的卫生院都很难去一趟,平时遇到病都是硬扛。”刘立志坦言。
为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华蓥市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联系沟通,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同题共答”工作机制,运用“1+X”监督、“室组”联动监督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选优配强家庭医生队伍,定期组织博士团队、中医骨干到乡镇、社区开展巡回义诊、“摆摊坐诊”等活动,将贴心医疗服务送进群众家门。2024年以来,全市已组建家医队伍110余支,入户随诊1300余次,服务高龄、妇幼等重点人群5万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采取靶向监督、系统施治,有效整合各类医疗资源,通过‘查改治’并举,提升‘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李云龙 余丁)